事发10多天后,卫星图像显示,朝鲜5000吨级事故驱逐舰的倾覆舰体已经扶正。
根据38 North周一(6月2日)发布的空客(Airbus)卫星图像,事故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的码头位置向东移动了约15米,表明部分舰体已被扶正,但舰艏仍旧停留在滑道上,部分舰艏似乎被切除。
另一个扶正的评估依据是,通过模糊的卫星图像可以看出舰尾可见的部分白色圆圈似乎是甲板直升机停机坪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官媒曾在事故发生两天后(23日)透露,“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从船台脱离船首部分来修复舰船平衡性需要2~3天,修复舷侧需要10天的时间”,
。5月29日卫星图像显示,观察到船厂工人在码头上拉动与舰体相连的绳索,同时,数十个疑似气球状物体沿着舰船的一侧放置。西方专家称,朝鲜似乎通过气球状物体与船厂工人的协作,合力将侧翻的舰体扶正。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卫星拍摄到驱逐舰上空悬着数十个气球状物体后,引起了广泛讨论。
38 North和CSIS的观点是,气球或用于缓解受损舰体的压力、防止进一步下沉。他们认为气球最终对舰体的扶正起到了作用。
自5月21日发生事故至今,朝鲜媒体尚未公布事故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的任何照片。
截至5月26日,已有5人因该事故被传唤拘留,分别是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行政副厂长金勇鹤,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
事故发生后,金正恩指示:“尽快修复驱逐舰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现实问题。必须在六月底前无条件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