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国宝级驱逐舰下水竟发生重大事故多人被送去矿山做苦役?

  九游会动态     |      2025-08-10 20:14

  

朝鲜国宝级驱逐舰下水竟发生重大事故多人被送去矿山做苦役?

  将军非常愤怒,后果也极其严重!不久前,朝鲜人民军海军在东海岸的清津造船厂举办了“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下水仪式,结果竟然发生了大事故,军舰在下水过程中发生了侧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幕发生时正是朝鲜国内的全程电视直播中,原本是凝聚朝鲜人民力量并展示国力的大事件,瞬间变成了一个灾难性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一个月前,金将军在“崔贤”级一号舰下水仪式上还发表过激情澎湃的演讲:“我们要建立远洋舰队,每年建造两到三艘驱逐舰,还要建造更大、更强的巡洋舰和各类护卫舰……”然而,转眼间,这一番豪言壮语却被现实打脸,气得金将军愤怒地表示,这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可见一斑,金将军显然是愤怒至极。那么,这场灾难究竟有多严重,才让金将军如此震怒呢?

  在详细描述事故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下军舰下水的常识:军舰下水通常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船坞式下水和船台式下水。

  船坞式下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固定的干船坞里建造好军舰,再向船坞注水让舰船浮起来,然后用拖船将其拖出船坞;另一种是在可移动船坞上建造军舰,完工后同样注水让船坞浮起,用拖船将军舰拖出去,然后让船坞下沉,将舰船释放出去。4月28日,“崔贤”级一号舰采用的是第一种船坞式下水方式,操作稳妥,风险较低,令朝鲜民众深感自豪。

  船坞式下水的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很明显——高昂的成本。为了建造一个固定式船坞,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地质、土壤和水文条件,并进行大规模的施工,使用大量工程机械和高强度材料。由于建造地点多在海边,所有材料还需经过防腐处理。整体建造成本是以亿计的美元。因此,船坞式下水并不是每个造船厂都能承担的,而另一个选择便是船台式下水。

  船台式下水有四种常见方式,分别是垂直式、吊运式、尾滑式和侧滑式。垂直式下水使用升船机,通常适用于较小的船只,朝鲜此次出事的“崔贤”级驱逐舰由于排水量超过5000吨,无法使用升船机。吊运式是通过起重机将军舰从岸上吊起,适用于中小型舰艇。尾滑式下水则是在船台上铺设滑道,通过船尾缓慢滑入水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操作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至于侧滑式下水,它与尾滑式类似,只是让船侧面滑入水中。侧滑式下水虽然操作简单,但却极具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军舰而言,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通常只适用于较小的船只。

  “崔贤”级驱逐舰作为5000吨级的军舰,从技术角度和安全考虑,都不该采用侧滑式下水。然而,由于经济原因,清津造船厂选择了这一方式,结果在下水过程中发生了事故。朝鲜官方对此的描述是,驱逐舰在下水时,由于指挥不当和操作失误,导致舰尾部分的滑道先脱离搁浅,而舰首部分未能顺利脱离船台,造成舰船失衡,船体部分因受力不均被磕出破洞。

  简而言之,这次事故就像是你站在游泳池边准备跳水,却一脚踏空,急忙用手抓住池边,但脚已经进入水中,结果腰部撞在池边,造成严重的扭伤,无法动弹。对于这艘驱逐舰来说,后果远比这个要严重,螺旋桨、主轴、发动机等设备可能都已不同程度损坏。修复速度最快也需要一两个月,最慢的修复周期可能要半年。尤其是发动机,如果损坏严重,可能需要切开舰体进行更换,这无疑会更加麻烦。

  金正恩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难怪他如此愤怒,他表示:“这是完全由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是不负责任、不科学加冒险主义的结果。”他说的意思是,清津造船厂虽然曾经用侧滑式下水建造过小船,但对于大船来说,这种方式根本不合适,这简直是在胡乱尝试和照搬经验。

  清津造船厂并没有辩解,所有工作人员都表情严肃,心里虽然苦涩,却也无法反驳。毕竟,厂里也意识到风险,然而面对紧迫的交期和上级的指令,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困难或反对意见都会被视为缺乏革命精神,最终可能会遭遇更严重的惩罚。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急功近利。朝鲜“崔贤”级一号舰在今年4月25日刚刚下水,没过一个月,二号舰就得赶紧下水,且两个完全不同的造船厂要承担这项任务,这种高频率、高强度的建造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即便是在中国这样的造船业强国,也不敢轻易冒险,通常采取的是“稳步推进”的策略,一年最多下水两艘驱逐舰。而朝鲜则大胆尝试,一个月内竟要下水两艘舰艇,且还是第一次建造大型驱逐舰,这种情况事故发生的概率自然大大增加。事后,朝鲜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将翻覆的军舰暂时覆盖了起来。

  事实上,朝鲜的造船业目前仍停留在大量手工生产的阶段,尚未具备批量化建造驱逐舰的条件,也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和能力。尽管如此,朝鲜近年来在高科技军事装备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成功研发了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导弹、核潜艇等尖端武器,甚至在国产预警机的生产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5000吨级驱逐舰的建造方面,朝鲜的进展离不开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随着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陷入孤立,朝鲜通过派遣军人协助俄罗斯守卫边境,并清除乌军的威胁,赢得了俄罗斯的回报。俄罗斯提供了包括大型军舰造船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支持。朝鲜的“崔贤”号驱逐舰就是基于俄罗斯的22350型护卫舰设计图纸,照搬了其四面中型相控阵雷达的布局、九游会(J9)烟囱设计、主桅杆结构等,甚至在舰体关键部分的设备和动力系统方面,朝鲜也从俄罗斯引进了相关技术。

  通过卫星图像和专业分析,专家认为,崔贤号驱逐舰的战力大约为中国052C型驱逐舰的60%左右,尽管其外观和装备上与中国的先进舰艇相似,但其设计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崔贤号的排水量为5000吨,长约142米,宽16米,舰体形状采用隐身技术,但其武器装备却显得过于强大,给人一种“小船大炮”的感觉。这种超载的设计不仅影响了舰体的稳定性,也使得其适航性大打折扣。更令人关注的是,崔贤号没有考虑到直升机机库的需求,使得其反潜能力和侦察能力几乎为零。

  崔贤号驱逐舰虽然武器装备强大,但由于设计过于强调火力,忽略了军舰的平衡性、适航性和官兵生活空间,这使得它在战时难以应对恶劣的环境。

  至于崔贤号的实际运行情况,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值得注意的是,这艘军舰的建造时间仅用了约400天,堪称超高效率,相比之下,美国建造一艘驱逐舰的时间大约需要4-5年,而中国的建造周期也仅为美国的一半。

  事故发生后不到几小时,朝鲜就在日本海方向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既展现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也表达了对外界质疑的回应。根据调查小组的报告,事故并未造成严重破坏,船底并未出现破孔,只是在右舷有刮痕。预计在两到三天内,船舱中的海水就会被排出,舷侧修复也将在十天内完成。朝鲜当局已经扣留了相关人员,并将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传唤到场问话。九游会(J9)如果罪名成立,涉事人员和家属可能会被送往矿山进行苦役劳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