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驱逐舰虽能修复但代价沉重 修复进展缓慢!朝鲜正在尝试打捞和修复第二艘“崔贤”级驱逐舰。这艘5000吨级的战舰在上月下水仪式中侧翻,大部分船体浸泡在水中。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该舰已被扶正,但能否在本月完成修复仍不确定。
6月3日,“北纬38度”发布了空中客车防御与航天公司于6月2日拍摄的清津船厂现场卫星图像。这张图像显示,自5月21日下水失败以来,这艘军舰首次处于直立状态。尽管顶部有薄薄的云层覆盖,但舰尾的直升机甲板标记依稀可辨,并且整体轮廓与侧翻时相比有明显变化。
这艘驱逐舰排水量约为5000吨,是“崔贤”级的第二艘,首舰“崔贤”号已于4月正式亮相。“北纬38度”指出,在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于5月29日拍摄的另一张卫星图像中,可见工人正从码头拉动绳索,试图手动扶正这艘军舰。图像中至少有30个浮筒或气囊布置在舰体周围,推测用于稳定舰体。
目前无法确定这艘驱逐舰在下水失败过程中遭受的损坏程度。“北纬38度”推测,舰首可能在下水时卡在了船台上,导致舰尾先落入水中、舰体随后侧翻。从5月29日的卫星图像来看,舰首区域确实有受损迹象。
如果这艘驱逐舰确实已经成功扶正,后续的修复流程也是一个大问题。清津造船厂内并没有可以直接容纳这种驱逐舰的大型干船坞,这是一个限制。如果舰体受损严重,j9九游会入口转移到其他造船厂也存在不小的难度。寻求外部援助或许是一个选择,例如俄罗斯。
朝鲜官方媒体此前曾声称这艘驱逐舰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坏,但这种说法极具争议。据朝中社5月23日报道,对该舰进行了详细的水下和内部检查,j9九游会入口确认舰底未发现破洞,舰体右舷有刮擦痕迹,一定量的海水通过救援通道进入了舰尾舱室。舰体损伤并不严重,进水情况只是为制定实际修复措施所需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