鬒发如云 古人如何做到的?

  九游会动态     |      2025-05-12 11:24

  

鬒发如云 古人如何做到的?

  电影《戴假发的人》正在热映,很多人以为使用假发是近代才有的事情。事实上,中国在西周已经广泛使用假发,在先秦时期,假发就已经非常精致。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物,都讲述了不少有关假发的故事。

  《周礼》中记载,有官职名为“追师”,其职责是“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

  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介绍,这里提到的副、编、次,就是三种不同的假发,虽然自古以来对这三种假发的具体样式众说纷纭,但对其假发的性质大都没有争议。其中的“编”和后世的假发非常接近;而“副”大约是假发髻,为了固定发髻以及连接真发,往往需要插上发笄,后来慢慢发展出步摇这种首饰;“次”大约是假发束。这三种假发使用的场合不同,“副”用于参加祭祀仪式,“编”用于参加桑蚕仪式,“次”用于拜见君王。可以说追师就是专业管理和制作假发的“美容造型师”。

  先秦时期,有不少和假发有关的有趣记载。“卫国有两个卫庄公,一个是第十二任国君,另一个是第三十任国君。为了区分,前者被称为前庄公,后者被称为后庄公。”侯印国说。

  前庄公的第一夫人叫庄姜,是齐国东宫得臣之妹,《诗经》里著名的《硕人》就是形容她的美貌,诗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形容女性之美的千古名篇。除了庄姜,前庄公还有个来自齐国的姬妾叫夷姜,夷姜后来又和前庄公的儿子卫宣公生下三个儿子。其中老大叫公子伋,因为卫宣公很宠爱夷姜,便将公子伋立为太子。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他的父亲卫宣公就看上了这个美貌的儿媳,于是横刀夺爱自己给娶了,宣姜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也就是说卫宣公先娶了自己的庶母,后来又娶了自己的儿媳。《诗经》中有一首《君子偕老》,主题就是讽刺这件事。其中有一句形容宣姜的秀发,说“鬒(zhěn)发如云,不屑髢(dí)也”。这里的“髢”就是假发,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说她的秀发如云,浓黑稠密,根本用不着假发。从诗句可以看出,在2600多年前,使用假发就已经颇为常见了。

  一是假发束。男女性墓葬中均有出土。在长沙楚墓中出土有三件,其中两件相对完好。假发束每次使用时都要和线年开始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件双层九子妆奁,这个化妆盒有9个小盒子,其中一个盒子盛有丝绵一块和假发一束,假发系人发编缀而成。三号汉墓出土的妆奁盒内也有假发一束,三号墓主为男性,说明当时男性化妆也使用假发。

  二是假发髻。长沙楚墓中出土有盘髻三件,有的直径达16厘米。1982年开始发掘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女性墓主的头发保存完好,长15厘米,并接有40厘米长的假发,假发分为两股,并盘成圆髻,用木笄固定。这种假发制作复杂,但好处在于可以随时摘戴,使用方便。著名的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女性墓主辛追夫人的发型呈盘髻样式,后来发现她真发较为稀疏,在真发下接续有不少假发,头上的整个盘髻,基本以假发梳就。发髻上插有三根发笄,是为了连接和固定假发髻与真发。研究人员对头发进行了检测,发现血型不同,说明假发来自他人。

  三是假发辫。1990年开始发掘的新疆鄯善三个桥墓出土了一条假发辫,用棕色毛发编成,长42厘米。还有两件发饰,均由假辫子、辫罩和头罩组成。

  古人戴假发,一个原因是各种仪式的需要——在不同的礼仪中,需要戴不同的假发。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爱美。

  秦汉以来流行各种样式奇特的女性发髻,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中引经据典梳理了一番。秦时有神仙髻、迎春髻、垂云髻、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汉代有奉圣髻、飞仙髻、十二鬟髻、瑶台髻、堕马髻、新兴髻、椎髻、盘桓髻、倭堕髻、百合分髾髻、同心髻;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蛾眉惊鹤髻、涵烟髻、芙蓉髻、太平髻、飞天髻、回心髻、归真髻、忽郁髻、随云髻;隋代有九真髻、坐愁髻、凌虚髻、祥云髻、朝云近香髻、归秦髻、奉仙髻;唐代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双鬟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归顺髻、囚髻、抛家髻、朝天髻、流苏髻……

  “从这些唯美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古代女性为了美在头发上的努力,在各种古代绘画中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让人惊艳的发髻。”侯印国说,这些发髻中有不少造型独特,正如汉代童谣所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这些流行发式对头发要求很高,很多人依靠自己的真发很难完成,就需要用假发来配合。

  所有使用假发的美女中,以杨贵妃最为有名。《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最后这句诗是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前,尸体被草草处理,头上的假发被随手丢到河里,残存的黄裙在水中随波逐流。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句子:“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j9九游会入口